
“生命之柱”大教堂始建于11世纪(1010-1029年),是格鲁吉亚仅次于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的第二大教堂,也是格鲁吉亚东正教教会的母堂,历代格鲁吉亚国王的加冕和安葬大多在此进行。
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所穿的长袍被一位来自姆茨赫塔的犹太人埃利亚斯带回了故乡,他的妹妹西多尼亚触摸长袍后因激动而去世,由于西多尼亚将长袍抓得太紧,无法取出,埃利亚斯只好把妹妹的遗体连同耶稣披风一起埋葬,不久后,坟墓上长出了巨大的雪松。
展开剩余79%还记得我们在西格纳吉去过的圣尼诺修道院吗?就是这个圣尼诺出生在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从小信教。在330年,主动肩负起福音传教使命的她一路北上,直到姆茨赫塔的城郊定居了下来。圣尼诺找到西朵尼亚的墓地,打算在此修建教堂。圣尼诺砍倒雪松,做成七根柱子,但第七根柱子却神奇地悬浮在了空中,经过圣尼诺的彻夜祈祷才落回到地面,并流出了治愈疾病的树汁。人们就称这座教堂为生命之柱教堂。
“生命之柱”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石砌建筑、外墙有精美的浮雕、内部有华丽的壁画以及象征着耶稣长袍埋葬地的“生命之柱”复制品。
季瓦里修道院(Jvari Monastery)在山下抬头就能看到山上的十字修道院,如果是去十字修道院,因为没有公共交通,最便捷的方案还是包车。路上有很多出租车,谈的价格是20GEL把我们送到山上的季瓦里修道院(十字修道院),等我们一个小时在送回来。
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在最早的时候,这里有座巨大的异教神阿尔玛兹的雕像,每天早上姆茨赫塔的居民都会俯伏礼拜。为了终结这个耻辱,6世纪下半叶(586-605年),尼诺让人推倒雕像,在原地竖起一个十字架,以纪念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
当时一道神奇的光给这个木制的十字架罩上了光轮,所有的人都认为看到了一个神迹,所以这个地方被称为十字宝座。
六世纪时,在十字架边上建起圣玛利亚小教堂,七世纪末,建了一个圆顶教堂把十字架包裹起来。战乱时期,这个十字架曾被移到卡兹别克的圣三一教堂收藏,后再转送回来。
修道院外面是绝佳的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整个姆茨赫塔古城和两河交汇的壮丽景色。
暴躁的出租车司机说好等一个小时,45分钟就开始叫,一路上都在超车,让把我们送到萨姆塔夫诺教堂和修道院(主显教堂),结果还是把我们送回到生命之柱大教堂。
萨姆塔夫诺修道院(Samtavro Monastery)司机把我们送回到生命之柱大教堂,我们有机会步行去萨姆塔夫诺修道院,十几分钟顺便逛了下沿街还算热闹的市集。
萨姆塔夫诺修道院也称萨姆塔夫诺修道院主显教堂、圣尼诺女子修道院,修道院的建筑群包括一座12世纪的主教堂和一座更早的圣尼诺小堂等。
传说圣尼诺曾在此居住和祈祷,圣尼诺小堂据说是在其祈祷原址修建的,修道院内安葬着圣尼诺的遗骸。
这里美丽的花园曾是国王的花园,也是皈依基督教的米里安三世国王和他的王后纳娜的安葬地。
姆茨赫塔古城不大,步行就可以逛遍全城。这里也是旅游团的必到景点,我们在这里遇到大批中国旅游团。
发布于:福建省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